读《三十年》有感

不太会写文评,所以只能写写读过故事后的感受。寥寥数笔,终究无法说尽这其中的可贵与精彩,还望 @雨柠 太太见谅。



读《三十年》有感

记那份无声的勇敢与温柔

 

初见《三十年》,不难想见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,甚至不难想见这个故事里的明楼、明诚,还有明台会面对和经历什么。然而,“三十年”又仅仅指代一段时间、一个时期,甚至它所指代的时期具体是哪一个,都还需要借助楼诚文特有的语境,才能确切向读者传达。雨柠太太没有借助标题,给予这个故事和它所描摹的时代一个特定的基调,而是悄然无声地在凝练的时间状语背后,置下一片寂静的留白。而这片留白,我想,应是源自她的审慎,也源自她的客观。

 

《三十年》便是这样一个故事。它将宏大的历史融化在了主人公们的生活与经历中,又从这个相对微观的角度反映出国家、历史、社会的矛盾与复杂,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善与恶、苦难与幸福、人性的光辉与丑陋。或许有人会问,这个故事虐不虐?我觉得并不虐。因为作为一名读者,当你在阅读过程中,感受到降临于主人公们身上的苦难时,你会发现,你已经可以全然而平静地接受它们了。这个故事没有突如其来的变故、骤然而至的灾难,以及那种被随意掷出的骰子一般的命运。人物所有的经历都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,而且是一步步合理发展而来的。这倒更像是一种对现实中苦难降临过程的忠实描摹,而非某些刺激的戏剧效果的刻意营造。这也是为什么,读它的时候,这个故事没有牵动我过多的情感,然而读完之后,我却久久无法释怀。

 

作为一个出生和成长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,我时常觉得二十世纪初叶到中叶的中国是那样遥远。在那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,一代代中国人有着不尽相同的情感、信仰、价值观和对世界的想象,但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,这些却都是那样的不同和陌生。《三十年》里,雨柠太太基于对史料的扎实掌握,尝试去切近那个如今被多少妖魔化的时代,去展现它遗忘在人们记忆深处模糊、熟悉又陌生的图景。其实,在这方面,我特别想感谢雨柠太太,以及她在创作过程中,对像我这样对历史不太了解的读者所抱持的谦逊——这位连大炼钢铁时所使用的黄泥炉的外观都能细致描述的太太,在行文中也穿插了许多对时代背景的叙述,耐心、精炼且深入浅出。这不得不说是一份福利,也拉近了故事与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之间距离。

 

不过,尽管这个故事涉及相当一部分历史事件,也包含大量营造历史情境的细节,《三十年》对它们的展现也从不显得拥挤而炫目。雨柠太太精心的谋篇布局,让故事情节与历史事件产生了非常好的互动。那些看似不经意散落在故事当中的细节,也都是随剧情发展合理出现的,就像五十年代开始落寞的定制西服店和咖啡馆,活跃一时的“7.1学习会”,外滩芝加哥派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华懋饭店、雨后春笋般筑起的土高炉和土砖灶,甚至路边卖馄饨生煎的小摊位、复兴中路上不起眼的小公寓,没有一个是多余的。它们和情节一起,共同营造了作品的纪实感,也对人物的塑造起到了良好的烘托作用。

 

《三十年》中出场的历史人物众多,但细看下去却不是信手拈来。潘汉年、荣毅仁、陈毅、孙更舵、曹荻秋、罗长青、李克农、周总理,甚至只有一两段话描写的谢觉哉,每个人物的心态、语言与行动都深刻地融进了故事的时代背景中。这些人物有我熟悉,也有不熟悉的,但当我在阅读过程中,联想到建国初期潘先生的笑容与意气风发,动乱初期曹先生为稳定上海社会秩序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之后的遭遇,还有说着岳飞故事的谢老的无能为力与无可奈何时,这个故事之于我又加倍鲜活起来。

 

而就是在这样一个鲜活的故事里,我们挚爱的主人公们被赋予了一种独特的真实感。《三十年》的纪实感,给了我在同人文中鲜少获得的真实体验,也因为如此,明楼、明诚、明台在这个故事里显得特别真实,就像的确在这片土地上活过一般。不仅如此,他们同时又是极可爱又极令人心疼的。雨柠太太在大量纪实感的文字中,也为他们留下了许多美好,哪怕这些美好是那样伶仃熹微。当明楼结束了一天的农场劳作回到家里,和明诚说起那里遇到的趣事,聊起起成片的水稻与棉花,盐酸在对付污渍时的立竿见影,还有搬起石头时突然看到的小青蛙时,他是那样让人心疼,又是那样的可爱。当家里被抄,《家园》被带走,他们在一片狼藉中相依,还不忘去理解那些意气风发的孩子们时,他们又是那样的温暖和温柔。《三十年》里有最坚韧的他们,也有最柔软的他们。这样的他们,让我在读过故事后,难以忘怀。

 

抛却历史,我一直在想,书写他们在那个时代的经历的意义是什么。读《三十年》,我慢慢坚定了这样一种想法:描写他们的苦难,表现他们在苦难中的智慧、坚韧、通透与豁达,是可以为如今经历挫折,或面对时代过于清醒而痛苦的年轻人带来力量的。《三十年》没有让时代压垮他们,我想这大概源自作者的信念:像他们这样的人,是不会被压垮的;不论经历什么,他们都能并肩前行,最终迎来那片属于他们的宁静阳光。

 

在这里,我特别想感谢雨柠太太的勇敢、温柔与坚持。因为这些,《三十年》为他们的晚年留下了一份宁静安好,也为读过它的人在心底平添了一份力量。

 

评论(5)
热度(63)

© Nocturne 寄余欢 | Powered by LOFTER